現在,請你找到一個安靜的空間,拉一張椅子,坐下來。
盡量用平穩的速度,念出以下的句子,感覺呼吸快慢、肌肉的鬆緊、體溫的高低,把注意力放在身體上。
我要證明
我要努力
我要勉強
我要用力
我要堅持
我要完美
我要第一
我要勇敢
我要負責
我要解釋
我要表現
我要搞懂
請再念出以下的句子,感覺呼吸快慢、肌肉的鬆緊、體溫的高低。
我無需證明
我無需努力
我無需勉強
我無需用力
我無需堅持
我無需完美
我無需第一
我無需勇敢
我無需負責
我無需解釋
我無需表現
我無需搞懂
現在,請你雙腳著地,微微張開,把注意力放在腳上,再練習以下的句子,同樣感覺呼吸快慢、肌肉的鬆緊、體溫的高低。
我看見我一直想證明
我看見我一直在努力
我看見我一直勉強自己
我看見我一直在用力
我看見我一直堅持自身立場
我看見我一直想表現完美
我看見我一直想追求第一
我看見我一直想表現勇敢
我看見我一直想負起責任
我看見我一直在解釋
我看見我一直想搞清楚
感受到三種句子分別在身體上所呈現的狀態嗎?
感受到三種句子分別在身體上所呈現的狀態嗎?
第一類句子是內在一種強大的驅力,通常來自於我們的師長、父母、社會的價值觀。我們往往要符合這社會的期望而表現出來的樣子。
但當遇到挫折,這驅力被打擊後,我們往往自暴自棄,呈現出攤在沙放上的另一種極端,就像第二類句子陳述的狀態。這有點像當持續拉緊橡皮筋,突然放開後,我們所體驗到的彈性疲乏。
任何的驅力,都是源自於對自己的批判,認為自己不夠完美,想表現好,或是想符合家人或現實世界想要你呈現的樣子。這驅力同樣創造出分裂。很多來做內在探索的個案,上班是一個樣子,下班後是另一個樣子。
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去看見讓我們一直費力或鬆懈的擺盪行為模式。人生就像是走鋼索一樣,不能過度放鬆,也不能過度用力,時時刻刻保持自我覺察,讓自己退回觀察者的角色。
當你在念第三類句子的時候,你發現什麼?我們把能量集中在頭腦,想盡辦法想得第一、找出答案的同時,往往既費力又不享受。把注意力回到腳,就像進入網站的後台,看見我們背後的行為模式。
腳不會思考,為何要用它來思考呢?言下之意就是叫你別再想了,只是單純客觀地感覺自己目前的狀態。這時後,你會跳脫思考模式,進入觀察模式,大腦才能成為觀察者的角色,進而放手去做。
當單純地看見我們的行為模式時,已經進入五次元,既不是過度用力、放鬆,而是無條件地看見與陪伴。這時,已經跳脫出二元的概念,身體的感覺也會不一樣。
退回觀察者的角色,就不會過度入戲。人生之所以苦,是因為你演到走火入魔,認為那角色就是你了,渾然不知你只是那其中一角罷了。
當你在念第三類句子的時候,你發現什麼?我們把能量集中在頭腦,想盡辦法想得第一、找出答案的同時,往往既費力又不享受。把注意力回到腳,就像進入網站的後台,看見我們背後的行為模式。
腳不會思考,為何要用它來思考呢?言下之意就是叫你別再想了,只是單純客觀地感覺自己目前的狀態。這時後,你會跳脫思考模式,進入觀察模式,大腦才能成為觀察者的角色,進而放手去做。
當單純地看見我們的行為模式時,已經進入五次元,既不是過度用力、放鬆,而是無條件地看見與陪伴。這時,已經跳脫出二元的概念,身體的感覺也會不一樣。
退回觀察者的角色,就不會過度入戲。人生之所以苦,是因為你演到走火入魔,認為那角色就是你了,渾然不知你只是那其中一角罷了。
退回觀察者的練習:
當我們想做些什麼費力的事情,能量會集中在頭腦,往往是絞盡腦汁,卻徒勞無功。下次,你試著把注意力放在腳上,你可以想像你正穿著一雙有份量的靴子,扎實地踩在地板上。把注意力回到腳,我們就會進入觀察模式。這時腦會變成臣服我們的僕人,合力協助我們完成事情。退回觀察者,唯有意識到自己的狀態,才能夠真正脫離重複循環的無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