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個案是剛進職場的電影特效彩妝師。他問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覺得人生到底要去哪,沒有目標?
個案大學到加拿大念了電影特效彩妝畢業後,就到上海工作。但到上海的薪水是一萬五,台幣,你沒聽錯,我還問了他兩次,確認是台幣無誤。
「我熱愛特效彩妝的工作,對物慾需求也很低,一週工作六天,只休一天,薪水與他所投入的心力卻不成正比,目前對生命有點茫然。」
我引導他進入催眠,過程中他回朔看到奶奶,只記得奶奶跟他說人生一定要努力,才會成功,成功才會有錢。
「當時幾歲?」
「我還很小,大約五歲。」
「五歲的你對成功有什麼看法?」
「成功可以賺很多錢來買糖果。」
——————————————
解析:
隔代教養的奶奶從小灌輸他從小努力才會成功,成功才會有錢,才能買到他想要的東西,過他想過的生活。
所以造成他的成功意味著要設定目標,且努力達成目標,才能有好的報酬來實現自己想過的生活。
——————————————-
當他講出這句話時,覺得胸口有一陣壓迫,胃部很緊甚至想吐。
我邀請他從胸口進入,他看到他在海底自在地悠遊,雖然漫無目的,他感覺到非常放鬆、自在。
「你滿意你的生活現狀嗎?」
「不滿意。」
「如果你想離開你現狀,那你會游到哪?」
他看到他游到一個在加拿大的海邊。然後走上了山丘,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雖然沒有功成名就,但非常自在。
「這在你現實有可能實現嗎?」
「幾乎零。」
「好,你現在把在加拿大的未來時空包覆起來,擺到你房間最遠的地方,現在請你想像一下眼前有三個圈圈。現在請你踏到第一個圈圈裡。」
「我看到我在山林跑步,但還是不知道要跑到哪去.....」
「你的身體感覺怎樣?」
「很放鬆。」
「很好,接下來請你踏入第二個圈圈。」
「我看到我跑到懸崖邊,乘著滑翔翼跳下去了,但不知到要去哪....」
「好的,現在請你走到第三個圈圈。」
「我滑翔到一個森林木屋,在那裡作畫,感到很開心。」
「很好,我想問你,現在你站的位置離你剛剛放的加拿大那最遠的圈圈多遠?」
「大概有一步的距離。」
「很好,現在再請你踏進去看看。」
「那種感覺非常真實。」
「你現在覺得那實現的機率有多高?」
「我覺得很有可能,跟一開始我認為幾乎不可能相比已經不一樣了。」
「好,我想請問你,我剛剛有請你設定任何目標嗎?」
「沒有。」
「你有發現你的習性就是會一直找方向和目標,不接受自己漫無目的,一直想著要去哪裡嗎?
「嗯嗯...」
「你剛剛三個圈圈身體反應最大的共同點是什麼?」
「都很放鬆...」
「沒錯,當你放鬆時,目標自然而然地就出現了,你根本不用去找,所以你知道你的第一步要做什麼嗎?」
「多與大自然接觸,想去跑跑步。
「對,就是這樣。」
案後:
個案從小因為奶奶的成功信念讓他困在必須要找尋一個成功的方向或模式,導致他認為生命的意義就是要努力讓自己成功,這樣的信念造成他太陽神經叢的緊繃,而緊繃的能量讓他的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
當我們忘了享受生命,自然無法得到前進的養分。如果我們願意全然地放鬆,不抱任何期待,或設定目標。當我們放鬆之後,目標自然而然地顯化,到時就順著宇宙的流而行,那會更不費力,也更有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