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星際催眠個案分享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星際催眠個案分享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年5月31日 星期日

如何愛自己?你一定聽了很多,但這篇跟你想的不一樣!


很多書都在講如何愛自己,我認為愛自己先從愛自己的身體開始。基本上我在家都是裸體,所以我能很直接地透過鏡子來欣賞自己。

最近吃的比較多,肚子的贅肉比較明顯。但潛意識能量作祟,我很難克制自己不吃那些零食或垃圾食物。前幾天我照鏡子的時候,對著自己的贅肉說:嗯,這樣也很好,這是你現在該有的樣子。說著說著,就開始觸摸自己,感受自己...

很奇妙的是,當我這樣做的時候,有一個意識好像被看見了,那是一種很深層的被理解、被認同。同時,內在有一股很深的滿足感從我的腹部升起,很快地,溫暖的感覺竄遍我的全身...

從那之後起,那個想吃垃圾食物的眾生彷彿被超渡了般,慢慢的我就不再去吃低頻的食物,小腹也慢慢地消了下去。

我們面對內在不好的聲音或念頭,往往第一個習性反應就是去限制它。好像有個內在父母,在第一時間為了孩子好,做出了制止的行為。然而內在小孩是無法理解的,他不了解你的限制其實是在為他好,他覺得無法被理解,反而走向叛逆的方向,讓我們的身體產生失控的行為。

內在父母就好比我們的頭腦,內在小孩就像是身體。當我們頭腦選擇控制的時候,其實是我們不願意接受身體負向的狀態或行為。然而,頭腦壓抑的能量越強,身體就越容易失控。所以很多的上癮行為就是這樣產生的。

面對身體所表現出來的種種失控,我們必須打從心裡的去感受它,理解它,而不是去限制它。愛自己就是要學習先愛自己不能接受的面向。而觀察身體、感受身體是最直接,也是最簡單的練習。每天花點時間,照照鏡子,感受自己或撫摸自己,其實就是在與自己的內在小孩對話。

如果你的內在小孩已經跟你拒絕連結或溝通,當然你也可以尋求協助。以下這些文章或許能把協助你看見那受傷的孩子。『星際催眠』或是『宇宙意識能量療癒』也是一種選擇喔。



我跟阿龍說這件事後,阿龍腦中就浮現了五張宇宙符碼,並給了每張牌解析。請直覺地從以上五張宇宙符碼中選出一張,看看慾望背後,宇宙符碼要我們什麼訊息?


A04 愛批判又愛吃

對於吃東西或買東西,我們往往會有對錯的批判。比如內在有個想吃蛋糕、雞排、珍奶、薯條等等高熱量的食物的念頭,馬上就又另一個念頭說這樣會胖、不健康,所以不應該吃。吃這些食物是錯的,不吃才是對自己必較好。但矛盾的是,我們往往又忍不住去買來吃。然後嘴巴一面吃的時候,心裡又批判自己。

這個符碼是由V(對)與X(錯)組合而成的,傳遞的訊息是沒有對錯。A系列的牌與Action行動有關,而A04就是不帶批判地傾聽。

面對內在不同的聲音,我們往往會去判斷哪個聲音是對的、哪個聲音是錯的。自己彷彿是一個法官或裁判,想要做出一個對的選擇,這樣的審判必然是緊張的。而且這兩個聲音都是來自於你,不論否定哪一個,都是對自己的拒絕。

緊張的批判會讓人進入分裂,而放鬆的傾聽容易讓人進入合一。你可以實驗看看,不要急著做決定,也許等五分鐘,有意識地放鬆下來,傾聽內在所有的意見。在五分鐘後如果還想吃,那就全然地去吃,去享受。

這就是全然的愛自己,不論是貪吃的自己或是想要健康的自己,愛每一個自己。也許你會有一種恐懼,害怕如果真著那麼做,那不就會一直吃?親愛的,這就是你要去探索的「未知」。人類最大的幻想之一就是自以為知道,認為「如果這樣,那就會有怎樣的後果」,這就是人們陷入輪迴的原因。

其實那個慾望真正要的,是你的無條件的愛,只有愛才能夠讓人真正飽足。



B05 吃出安全感

不論是吃成壯碩的身體,或是買東西充滿身邊的空間,可能都是為了安全感。這是一種防衛,好像有厚實的盔甲或堡壘才會感到安全,於是就不斷的吃,不斷地買。這個根源是來自內在的不安全感,而這個不安全感往往來自曾經被侵犯的創傷。

B系列的符碼跟信念Belief有關,而B05的符碼是外面大的線條,包著裡面小的線條,而這一大一小的開口是相反的。符碼的訊息是:真正的強大是願意面對內在的脆弱。

先感謝潛意識這樣的防衛策略,因為這很有可能保護了小時候的弱小心靈。但是請記得你已經長大了,你可以放下那個習慣的防衛模式,回到內心深處去重新面對那個創傷。這可能並不容易,可以找值得信任的療癒師來協助你。當內在創傷被療癒後,原來的盔甲也就可以卸下了。

愛是完全敞開,看似容易受傷,但卻受到整個宇宙的保護。



C05 過度控制引發的狂吃

有完美傾向的人也有強烈的控制傾向,具有強大的意志力。這樣的人外表也許控制得很完美,但是夜闌人靜或意志力鬆懈時,可能就會有另一個陰暗面出現,不由自主的狂吃、酗酒、或購物。比較極端的,就可能會成為暴食症,放縱的狂吃後又感到罪惡,於是催吐,不斷循環。凡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越想要控制,那個失控的反彈就會越大。畢竟控制是很耗能量的,當能量虛弱時,那個反作用力就會趁機出現。

C系列是關於Center,人的中央就是心,與心態(心的能力)有關。C05關於控制與失控的平衡,圖像是一隻從海面躍起旋轉的海豚,如同孩子放開來玩耍,又像蘇菲旋轉般地歸於中心。

有完美傾向的人會認為自己不完美的話,就不會被其他人愛,所以注意力其實是在其他人身上,注意著別人怎麼看他。注意力本身就是愛,將注意力歸於中心,放回到自己身上。放鬆下來,好好看看自己,欣賞自己任何狀態的美。就像一個開心旋轉的小孩,越玩越美。

愛是允許,沒有操控。將注意力歸於中心,其他交給宇宙法則,你的世界會完美運轉。


D02 溫水煮青蛙,轉眼已成肥胖身

就像溫水煮青蛙,這一個片刻跟上一個片刻好像沒什麼差別,但是某天忽然發現肥肉已經佔據過往青春的身體,或著住家空間被塞滿了各式物品。我們也許忙於生活瑣事,而變得麻木,像沒有意識的機器人在自動運行。

D系列是有關做事的方法Discipline,裡面都是黑族的各種科技,D02是一個頭小身大的鑽洞機,象徵著從小處著手,然後持續漸漸地擴大。像是滴水穿石,溫柔而有耐心地突破障礙。

解答往往就在問題裡,面對這種不知不覺(麻木)的肥胖或囤積,可以在每一個當下更有意識與覺知的活著。更溫柔細密地去品嚐食物的味道、感受物品的質感。不需要急著改變,比如跟自己說要少吃,或著要瘦到什麼標準。這樣的框架會讓人緊張,並且反彈。而且當我們期待自己達到什麼樣的標準,我們的注意力就又飛到未來或想像當中了。只有將注意力(愛)灌注在當下的實相時,這個能量才不會被浪費掉,而可以慢慢地累積。只是你累積的會是越來越多的空間與自由。

愛只能存在於當下,細心覺知每個當下,一切障礙會在愛中一層又一層地溶解。


E03用食物來取代愛

許多的飲食問題根源於小時候的教養。父母認為照顧好小孩,就是讓他吃飽、穿暖、上學、寫作業…等物質跟智性的照顧,而忽略了小孩的情感。小孩其實很需要大人的陪伴,大人也許忙著工作沒有陪小孩,還會跟小孩說:「爸媽要忙,就是要賺錢養你啊!」如果小孩情緒不好,父母也許就說:「不要難過,帶你去吃炸雞。」親子之間沒有心對心的連結,只有上對下的照顧。當然父母也曾經是小孩,他們也是這樣被教養的,只是一代又一代地重複。在這樣的教養下,我們以為物質就是愛,不懂得連結自己的情緒,而是用物質來代替愛。我們以為自己想要吃東西,但其實我們渴望的是愛。

E系列的符碼探索著不同生命角色之間的關係。E03符碼描繪了兩個角色,左邊是一個小孩,右邊是一個大人,這兩者之間的議題是照顧與尊重。雖然在物質上大人的能力大,而小孩是需要大人照顧的,但是如果大人不尊重與連結小孩,那就不是真的愛。角色除了存在於物質世界,也存在於每個人的內在世界。

雖然我們長大了,但是內在世界還是住著這兩個角色。內在父母住在頭腦,而內在小孩住在身體。當內在小孩有難過、焦慮、寂寞等情緒,如果頭腦習慣性地用食物或物質來轉移注意力,是填不滿情感的需求。試著將頭腦的注意力放在身體上,單純去感覺這個情緒是在身體的哪個部位,去感覺這個情緒的質感。而這時你就與內在小孩連結了。也許你會發現情緒緩和了,也不再狂吃或狂買了。

注意力就是愛,單純的把頭腦的注意力放在身體的感覺上,內在父母就連結了內在小孩,傳輸著最滋養的愛。

---------------------

預約個案與課程請按我

2020年5月3日 星期日

星際催眠VS宇宙意識能量療癒



「星際催眠」與「宇宙意識療癒」都是外星人在我睡夢中或打坐的時候,在星光層裡給予的教導。兩者療癒的層次與面向有些不同,但也有相同之處。社團的星際家人們,如果您們對兩個療癒法有興趣,不妨靜下心來閱讀看哪種方法比較適合您喔❤️



#星際催眠(星光體旅行)

藉由催眠的引導,把腦波調頻至較穩定的α波或θ波,在這波段裡,我們有機會引導星光體離開肉身,進而展開星光體旅程。由於星光體是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因此,能穿越至過去,看見小時候或累世的創傷。


我們在累世或兒時所種下的創傷種子,常常在我們時間螺旋中形成一個重力較大的「結場」,我們可以稱之為業力種子,在往後的靈魂的發展或投身階段不斷地影響著我們。


當施作者引導個案回到過去,看見或理解「結場」所發生的一切,結場所塌縮的重力就會慢慢地被削弱,在那當下就有機會開創一個新的時間軸線,進而讓星光體進入至那新的時間軸。而當星光體再次回到原本的肉身,我們會慢慢地與那新的時間軸合而為一。對於過去一直影響我們的結場,我們對此糾纏的力就慢慢減弱,因此,在星際催眠後的個案,就能走出舊的時間軸線,活出新的自己。


#宇宙意識能量療癒

很多靈魂來到地球,在地球上轉世了許多世,換了許多的載具(肉身),在每次的轉世中,也許是意外、也許是戰爭,或是各種創傷,造成星光體受損,我稱它為破洞。當星光體有破洞時,並無法順利地進行星光體旅行。那就是為什麼有很多人在進行催眠時有障礙,因為星光體的破洞,就像是一台年老失修的車子,無法順利地抵達它想要去探索的目的地。


有些人為何天生身體哪裡較弱、有缺陷,是因為星光體的破洞,在每次的轉世中,都會在那一世的肉身留下證據。我們會因為這破洞去吸引重複輪迴的事件,讓我們再次地經歷與體驗。


舉例來說,很多人過去有戰爭死亡的印記,並在星光體上造成傷痕,當投身到這一世的時候,時常有匱乏、或不足的信念產生。以至於他們在物質上必須更努力地去賺取金錢。健康上,他們會告訴自己必須要囤糧,因此過度攝取澱粉,來讓自己感覺有存在感,因此時常有過胖的問題。人際關係上,也會有害怕消失或死亡的念頭,因而對親密關係過度抓取,以獲得相對的安全感。


宇宙意識能量療癒主要就是去修復破損的星光體,當星光體的能量慢慢被修復後,這樣的修復也會顯化在肉身的狀態上。


#我要選哪種個案方式?


我們身處的宇宙有三大層次,分別是物質、能量、信息。物質背後是能量;能量背後是信息。而我們的存在也一樣,有物質身體、情緒能量、信念想法。


星際催眠是從信息面下手(再擴及能量),宇宙意識能量療癒則是從能量層面下手(再擴及身體與信息)。而一般坊間的按摩、整骨,就是從身體層面下手。


你可以依據主要的問題點來選擇個案方式:如果是遇到某些人生困擾與矛盾,或是純粹對宇宙的好奇,可以從星際催眠開始。你可以獲得最多的信息,並且會直接影響到能量面。


如果是在身體與精神上的問題,則可以從宇宙意識能量療癒開始。以能量為入口,進入意識探索與身體調整。


#要做幾次?


星際催眠就像是做一個星光體的旅行,所以自己想要旅行就可以去旅行。藉由星際旅行來認識宇宙、認識自己,對目前自己的狀況會有新的了解,並延伸到現實的生活中。


宇宙意識能量療癒則是一種深層的療癒,以密度高低來說,物質的身體密度最高、能量次之、信息最小,轉化的速度也是跟密度有直接的關係。宇宙意識能量療癒是全面性地在三個層面下功夫,所以建議可以持續的進行。


如果用比喻的方式,星際催眠像是旅行,看見廣闊的宇宙與生命;宇宙意識能量療癒則像是讀書,深度的了解自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兩者互相搭配,會有相得益彰的效果。


星際催眠請點我


宇宙意識能量療癒請點我







2020年3月13日 星期五

靈魂來地球玩的遊戲



許多次的神聖植物旅程中,最讓我恐懼的就是自我的消融。當自我慢慢消失時,我感覺身體也慢慢地消失,而我所待的世界也同時消失...

我不再是雷恩...
我所認識的親人、朋友、愛人慢慢消失...
我建構的世界慢慢地消失...
我不再是這個世界的存在...

當跟你有關的一切都消失時,你會怎樣呢?我當時有一股恐懼湧入心頭,害怕自己會從這世界永遠消失,一直重複地唸著自己的名字,告訴自己還在、還在...

我們花了一輩子的時間在建構自我。從小寫作,最常寫的就是長大後要成為怎樣的人。我們花了20幾年唸書,塑造一個社會需要的自我。投入大約40年工作,塑造一個有被利用價值的自我。然而,退休那一天,你沒有辦法再塑造自我了,突然間天崩地裂,想著花了大半輩子的時間,自己到底在做什麼?

從一睜開眼,人們就開始塑造自我...
今天鏡子裡的我看起來怎樣?
我穿這衣服會不會吸引眾人目光?
我噴這香水隔壁的男生會不會注意到我?
我是個賢慧的妻子,一早就去買今晚的飯菜,不知道老公、孩子會不會喜歡?
我今天排了兩小時的隊伍終於買到口罩,我是個盡責的母親。
我一整天一共跑了10個客戶,從早忙到晚,為家裡賺了2萬塊,我是一個好爸爸。

太陽剛升起,我們就開始打造自我,去成為別人眼中的自己。睡前,我們開開心心的去細數今天所做的一切,然而,卻沒有一件事是為自己而做的。我們清楚別人眼中喜歡什麼樣的自己,但卻沒有真正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最近,因為新冠病毒,剛好有更多時間讓我了解自我。更多獨處的時間,也意味著我有更多時間放下手邊的事物來探索自己。我這段期間不是去山裡,就是待在家靜心,好好地面對自己。

我發現,面對自己的過程是痛苦的。當我們看見內在的自己時,外層的面具會碎裂開來,讓我們得以進到更深的一層。當你一層一層地往內看時,你建構的自我開始剝離、消融。這時,陪著這些痛苦,因為痛苦是滋養靈魂的肥料,它得以讓我們茁壯。

靈魂來到這世界花了一輩子的時間建立自我,但同時也得在臨終前把自我消融,你才能再次回到神的身邊。耶穌說過:「我神的王國裡只歡迎那些像是孩子一樣的人。」這邊說的孩子是經過社會污染過後,然後再次清理,回到純淨狀態的靈魂。靈魂來地球穿了一層又一層的衣服,但死前還是要一層又一層的脫掉,不然,你所穿的衣服將會過於笨重,讓你無法回到精神世界,得繼續留在物質世界,經歷一次又一次的輪迴。

然而你無法讓自己不穿衣服,因為建構與消融是靈魂要來物質世界玩的遊戲。有些人建構了一輩子,到退休時才開始消融。有些人建構一段時間覺醒了,他們不再建構,花了大半輩子的消融。因此,沒有建構就無需消融。所以當我們不再建構自我時,自然也不用消融。活出你的靈魂本質,那就像是一朵鮮花,不用給他命名,只有人們會替鮮花命名。但鮮花就是在,它們多麽的美艷動人,不會因為你替它們命名,它們就得改變它們盛開的時間與外在的形象。

只有人類,當了老師要有老師的樣子;律師要有律師的樣子;教宗要有教宗的樣子。我們穿了一層又一層笨重的衣裳,靈魂閃耀的本質被厚重的衣服掩飾,一輩子活在虛假裡。

趁這段寶貴的時間多陪陪自己吧!擁抱大自然,跟植物說說話,它們是我們的老師,它們不會建構自我,自然也無需消融。它們只是在,就只是在。生命本身就是一個奇蹟,讚嘆它,讓自己活在一個充滿驚奇的世界裡,感受此時此刻的自己,無需證明、無需建構,就只是呼吸,就只是在....



2019年8月10日 星期六

問:生病要不要看醫生?

問:生病要不要看醫生?
我相信很多靈性圈的朋友很少吃藥,生病時也盡量尋求靈性療癒的協助,避免去醫院。但先請看看下面兩個案例:
案例一:
之前有一位個案來我的排列現場,因為乳腺炎,半邊的乳房已經潰爛。她說病發時都只做靈性療癒,直到乳房發臭,才被朋友拖去看醫生治療。治療後病情才漸漸穩定下來。在排列的過程中,她也了解到一直以來都默默忍受另一半對她的批判。獨自一人時,又反過來批判自己,這樣的模式持續輪迴,直到乳房產生病變。
當她看見了這個模式之後,案主代表與乳腺炎代表從原本的切割分離狀態(兩者原本離的很遠,案主代表對它有強烈批判),到最後願意靠近且陪伴。最大的改變卻是可以將內在的聲音說出來而不再壓抑。乳腺炎只是在提醒她把內在的聲音跟另一半說出來罷了...
案例二:
另一位個案是男同志,他常常與陌生人發生性行為,反覆得到尿道炎與龜頭炎。醫學上成年男女得尿道炎的比例為1:50。因為男性的尿道較長,正常來說,在有正確清洗性器官的習慣下是不容易得尿道炎的。一開始他也是先自己做靈性療癒,打坐、頌缽、靈氣等等,然而等到病情嚴重後才去看醫生擦藥。
後來催眠後才知道,原來他對性有非常糾結的情節,一方面對性有極度的渴望,另一方面,又對性有極大的批判,這都源自於原生家庭給他的影響。小時候他時常偷看爸爸的下體,有一次被媽媽制止後心生愧疚。自從那時候起,他對性具有強烈列的渴望,然而因為媽媽的責罵,同時又對性有極大罪惡感。看見這個問題後,他的尿道炎反覆感染的次數就降低許多。
好的,透過以上兩個案例,再回到問題的本身:到底生病該不該看醫生呢?我之前在文章(請參照:意識如何塌縮為疾病有詳述疾病如何形成,疾病會顯化於物質世界的身體,都是源自於意識上的矛盾或批判所致。而矛盾再反饋至情緒,情緒問題再沒有被正視,就會來到物質的身體。當來到物質界的身體已經是最後一層的病變。
有人甚至會問:那是不是回到意識界處理就好,情緒與身體的問題是否就會消融?我的回答會是三管齊下!


當已經顯化於物質界的病變,你必須同時去看見這疾病的背後的「情緒」,同時回到「意識」源頭去看見這病是要告訴你什麼。首先,我建議先找「物質」界的專家,也就是醫生。讓醫生先醫治已病變的身體。
而排列與催眠,或透過薩滿草藥的旅程可以讓你回到源頭看見一直重複輪迴的狀態。「看見」之後,源頭的病變就會開始消融。
而很多腫瘤或疾病時常給醫生醫治好後,在往後又再次復發,是因為你沒有意識到疾病到底要給你什麼訊息,才會反覆發生。像是乳癌或子宮頸癌,都是關係上沒有處理好,就算在物質層面醫治好了,復發機率還是很高。
因此,疾病是你的老師,身體不會說話,它用強烈的方式也就是疾病來與你溝通。我們不是急著把疾病與我們切割,而是透過疾病讓我們去看見意識與情緒上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每一層都有每一層的醫生,不必執著、也不必抗拒哪種方法。只是透過這些方式,與療癒的過程,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


2019年7月2日 星期二

修行者常掉入的五個陷阱


在這並沒有批判任何一種修行法門,只是在探討,修行如果變成一種執著的話,那很容易掉入修行的陷阱裡,無法自拔。


1. 修行道途只有光與愛


你有可能因為痛苦、黑暗而邁入修行,並想在一些團體獲得光與愛。但一昧的尋求光與愛的感覺會讓你感覺到像是吸食毒品的假象,當你回到家中,黑暗又開始吞噬自己,你又想回到光與愛之中。剛踏上修行之路的朋友們,這是修行中最常見的陷阱之一,光明與黑暗是一體兩面,我們可能要回到那造成你黑暗的源頭,並往之深入。黑洞的後面有可能是白洞。往內在深處探索,多點陪伴給你的黑暗面,無條件的去愛它

2019年6月5日 星期三

最可怕的催眠法:恐懼催眠



催眠手法中最可怕的,就是恐懼催眠法。恐懼的催眠法掌握了幾個重點,那就是抓住人類底層的恐懼,以獲得催眠者想要的利益。而人類最大的恐懼就是死亡。人生難逃一死,既然生下來就註定死亡,為什麼一堆人那麼恐懼。那是因為我們不曾了解什麼是「死亡」。

2019年6月2日 星期日

在身心靈圈修了20年,為何我還走不出來?


在身心靈圈修了20年,為何我還走不出來?這邊我要整理出我觀察到的幾個現象分享給大家:


1.是否在一個身心靈「團體」待很久?

我必須說,有個團體一起共修很好。但如果你被這團體緊抓不放,或沒有這團體會讓自己失去力量,那我想這就是你困住的問題。

2019年5月10日 星期五

不要驕傲你有靈異體質,其實你想死


個案現況描述:目前工作停擺,突然之間失去人生方向,因而想要透過催眠了解潛意識。

一坐上催眠椅,他的雙手就不由自主地動了起來,像被外靈附身。我問他感覺到什麼,他也說不上來,嘴巴一直說著恐懼、害怕、想死,全身有10分的緊繃感,心輪感覺有一塊大石壓在上面。

2019年5月7日 星期二

開啟豐盛,連結六次元的平行時空


~2012
2012以前的雷恩,當時他25歲,認為賺錢、成功就是一切。因此,大學畢業後就開始與身邊的友人創業,想打造他的醫美王國。這時期雷恩,我稱他為三次元時期,尚未覺醒的雷恩。雷恩在那時候看似風光,但其實並不開心,與家人的關係不好,身體狀態也非常糟糕,動不動就跑腸胃科,甚至出現想死的念頭。然而這一切都在2012年終時轉變了。他在睡夢中被外星意識開啟後,開始可以感受到物質以外的世界。時常問自己,生命的本質是什麼?在一年的掙扎後,他離開了與朋友親手打造的王國。

2019年4月19日 星期五

前世催眠:憶起如何啟動內在光核


雷恩三月在日本旅行時,莫名想要舉辦黑暗草藥閉關。三月時便用戴眼罩的方式,進行了第一次的實驗,14個學員都覺得獲益良多。在宇宙安排下,四月時找到了位於宜蘭的場地,可以提供完全無光的環境。回到台北後,雷恩覺得好像記起什麼,但又很模糊,於是請阿龍幫他催眠。結果雷恩就進入到500年前在南美洲的那一世........

2019年2月23日 星期六

疾病,是要你記得自己此生的任務


個案一開始問我此生的藍圖與人生課題是什麼,我並沒有正面回答她。

我利用催眠的技巧,回朔至6歲時,爸爸因病而去世,受了刺激讓自己罹患了小兒顛癇症。從小的潛意識被媽媽輸入要堅強的程式。因此,她很努力地進了銀行業,每日工作12小時以上。然而看似人生勝利組的她卻敵不過病魔的摧殘,在30幾歲時進行了二次的肌瘤切除手術。37歲後,因病剛好又遇到優退機會讓她休息了六年。然而這六年中並沒有真正休息,反而承受著家人言語上的壓力,認為應該重回職場。40歲那年又重操舊業,回到銀行業。但以往的榮耀已淡去,換來的是主管對她的不公平對待。委屈不說的壓力導致她在49歲那年罹患甲狀腺癌。於是,她開始思考,這是她要的人生嗎?因而來諮詢。

2019年2月17日 星期日

為何拼了老命還賺不到錢?小心你被植入這個程式


這位個案是剛進職場的電影特效彩妝師。他問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覺得人生到底要去哪,沒有目標?

個案大學到加拿大念了電影特效彩妝畢業後,就到上海工作。但到上海的薪水是一萬五,台幣,你沒聽錯,我還問了他兩次,確認是台幣無誤。

「我熱愛特效彩妝的工作,對物慾需求也很低,一週工作六天,只休一天,薪水與他所投入的心力卻不成正比,目前對生命有點茫然。」

我引導他進入催眠,過程中他回朔看到奶奶,只記得奶奶跟他說人生一定要努力,才會成功,成功才會有錢。

「當時幾歲?」

「我還很小,大約五歲。」

「五歲的你對成功有什麼看法?」

「成功可以賺很多錢來買糖果。」

——————————————
解析:
隔代教養的奶奶從小灌輸他從小努力才會成功,成功才會有錢,才能買到他想要的東西,過他想過的生活。

所以造成他的成功意味著要設定目標,且努力達成目標,才能有好的報酬來實現自己想過的生活。
——————————————-

當他講出這句話時,覺得胸口有一陣壓迫,胃部很緊甚至想吐。

我邀請他從胸口進入,他看到他在海底自在地悠遊,雖然漫無目的,他感覺到非常放鬆、自在。

「你滿意你的生活現狀嗎?」

「不滿意。」

「如果你想離開你現狀,那你會游到哪?」



他看到他游到一個在加拿大的海邊。然後走上了山丘,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雖然沒有功成名就,但非常自在。

「這在你現實有可能實現嗎?」

「幾乎零。」

「好,你現在把在加拿大的未來時空包覆起來,擺到你房間最遠的地方,現在請你想像一下眼前有三個圈圈。現在請你踏到第一個圈圈裡。」



「我看到我在山林跑步,但還是不知道要跑到哪去.....

「你的身體感覺怎樣?」

「很放鬆。」

「很好,接下來請你踏入第二個圈圈。」


「我看到我跑到懸崖邊,乘著滑翔翼跳下去了,但不知到要去哪....

「好的,現在請你走到第三個圈圈。」


「我滑翔到一個森林木屋,在那裡作畫,感到很開心。」

「很好,我想問你,現在你站的位置離你剛剛放的加拿大那最遠的圈圈多遠?」

「大概有一步的距離。」

「很好,現在再請你踏進去看看。」

「那種感覺非常真實。」

「你現在覺得那實現的機率有多高?」

「我覺得很有可能,跟一開始我認為幾乎不可能相比已經不一樣了。」

「好,我想請問你,我剛剛有請你設定任何目標嗎?」

「沒有。」

「你有發現你的習性就是會一直找方向和目標,不接受自己漫無目的,一直想著要去哪裡嗎?

「嗯嗯...

「你剛剛三個圈圈身體反應最大的共同點是什麼?」

「都很放鬆...

「沒錯,當你放鬆時,目標自然而然地就出現了,你根本不用去找,所以你知道你的第一步要做什麼嗎?」

「多與大自然接觸,想去跑跑步。

「對,就是這樣。」

案後:

個案從小因為奶奶的成功信念讓他困在必須要找尋一個成功的方向或模式,導致他認為生命的意義就是要努力讓自己成功,這樣的信念造成他太陽神經叢的緊繃,而緊繃的能量讓他的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

當我們忘了享受生命,自然無法得到前進的養分。如果我們願意全然地放鬆,不抱任何期待,或設定目標。當我們放鬆之後,目標自然而然地顯化,到時就順著宇宙的流而行,那會更不費力,也更有趣。




2019年2月15日 星期五

當媽媽告訴我不要那麼做,為何我偏要這樣做,這是為什麼呢?



「不要碰那熱水壺,那很燙,你會被燙傷喔!」

如果你對一個從未碰過熱水壺的小孩這樣警告,它可能會被你的嚴肅的表情,以及聲音嚇到,因而停止去觸碰。但他的身體卻無法理解,你所謂燙傷,是什麼感覺。

然而,在某天,小孩看到那蒸汽從水壺冒出來,完全忘了大人的話,覺得好奇就去摸了那蒸汽,不小心被燙到起水泡,他才知道原來燙傷的感覺是如此疼痛,這時,他才能理解,原來,父母親說的燙傷是這樣的感受。

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很容易聽到我們權威告訴我們,那個不行、這個不行,但往往助長我們的潛意識不知不覺地去體驗那些被禁止的事。這是為什麼呢?

舉一位個案的例子來說好了,自從保羅18歲與母親出櫃後,媽媽非常擔心他得病,因為媽媽從某位護士口中聽到,同志容易得愛滋病。因此,媽媽告訴他要注意思私生活,不然就有可能得愛滋。

保羅接受了這個訊息後,從此把性交與得病劃上等號,因此,他不敢隨便與別人發生關係,就算與另一半發生關係,也戰戰兢兢,非常小心,活在害怕得病的恐懼裡。

然而,在某天的派對中,他被誘惑用了娛樂性藥物,從此上癮,沈溺在性愛裡。雖然每次性愛過程中都盡興到無法自拔,但結束後又會陷入極大的愛滋恐懼陰影裡。就這樣,保羅一直陷入重複的輪迴裡,非常痛苦,因而來諮商。

我邀請他去看見那限制的議題。原來他是獨子,媽媽很晚才生下他。從小他就被細心的照護著。媽媽對他來說就是一個極高的權威,他不敢反抗。小時候很多負面的體驗都被母親禁止。比如說,不能吃麥當勞、晚睡、打電動等等。

就因為小時候沒體驗到,長大後自己在外面租房子,就把這些沒體驗過的經驗一次補足,每天打電動、吃垃圾食物,晚睡晚起,把身體搞壞...

我催眠引導他至小時候,他看到他正在吸允母奶,吸著吸著總是會在媽媽的懷裡睡著。那是他從小到大唯一沒有被剝奪的體驗。他還依稀記得他吸奶吸到小學,媽媽也沒有強迫他斷奶。

我邀請他把這段小時後吸母奶的記憶與性愛會得病的負向經驗融合後,他感覺到原來做愛是多麽愉悅且滿足,周遭被溫暖的金光包圍著,催眠療程結束後,他感覺身體變輕,內在的恐懼好像也變小了。

事後追蹤:


保羅表示現在沒有再使用娛樂性藥物,也不用藉著藥物來體驗性愛。相反地,他找到一位願意與他分享的伴侶,他對性愛的恐懼也消融了。他也願意去與母親分享同志與愛滋的正確觀念,讓母親更能理解自己,也不會再限制他的體驗,母親反而祝福他找到了願意與他分享的另一半...

因此,不要限制自己去體驗任何體驗。因為對我們潛意識來說,越是限制的事物往往會讓我們更好奇。當我們對生命更敞開時,好的、壞的對我們來說都是體驗。從現在開始,試著去用正向的語言練習:把「我不要、不行、不可能」的詞彙試著用「我願意嘗試....」、「我願意敞開.....」「我願意接受...」,從生活中慢慢實踐,相信你一定會脫離原本卡住的生命藍圖。



2019年1月13日 星期日

想自殺?竟是因為一直要自己快樂!


「我家裡從事早餐店的事業。自從我有記憶以來,擁有自己的時間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每天早上得4點起床,然後就是忙碌的早餐店日常。我從來沒有假日休假時間,跟同學出去都會被媽媽唸。也因為這樣,我朋友很少,生活圈就是早餐店與家裡,就這樣我活了30年。最近我發現我不大一樣,下班後就窩在家裡,休假時甚至會昏睡一整天,我不知道我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很莫名的悲傷一直湧出,我在想說是否一走了之算了...

她邊講邊哭,累積30年的情緒就這樣一次爆發出來。

「為什麼不請人幫忙呢?」我問她。

「因為我們的工時那麼長,這樣的工作性質根本請不到人。目前更因為爸媽目前身體不好,我就更不能休息。我連我最好的朋友的婚禮都不能前往祝福...

她眼淚一直沒停過,但我知道這個階段是她的表意識陳述。於是我開始進入我的工作,帶領她進入星際催眠,去探索那神秘的潛意識世界。

我引導她進入她內在的陽性世界,並問她感受到什麼。


「我感覺到一股很輕盈的能量,她是一個十來歲的女孩,很開心地在草地上奔跑。」

接著,我邀請她去探索她的陰性世界。


「好沈重,好痛。感覺被綁住...

再來,我請她去感覺在她心輪以下的地球意識。

「我感覺不到它,彷彿它被挖掉一樣。」

地球意識代表生存、實現動力。我心想,原來書上寫的,有自殺傾向的海底輪能量是低落的,難怪她完全感覺不到。

「那你的原生意識呢?」


「它彷彿在上面看好戲,好像不甘它的事一樣。」

陰陽,代表人生的水平面,也就是世間事,地球意識與原生意識,是人生的垂直面,代表人跟天的關係。很多人來找我催眠,很快地就想知道後者。但我知道,世間事沒解決,談人間事都是空談。因此,我打算聚焦在她的陰陽意識上。

「如果可能的話,可以回到你的陰性意識上,形容具體一點嗎?或者,試著讓他與你對話。」

「我看到一個男生,他被綁住,他無法做自己。他好生氣、憤怒。但蜷起來,躲在陰暗的角落,他不想跟我說話。」

接著,我問那一位扮演陽性意識的開心女生,有想跟那位男生說話嗎?

「要開心啊,凡事都要像我一樣開心的面對所有事。」

「嘿,你聽到這句話的感覺如何?」我問著那位蜷在角落的男生。

「我感覺更難過,好沈重,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

我引導她暫時先跳出來看剛剛的對話,瞬間她終於理解,這就是她處理情緒的模式,扮演她的陽性面的那位女孩,只要遇到不開心的事,就會告訴那位扮演陰性的男孩要開心起來,不准他哭。然後那位男孩就會先入自我批判的模式,認為自己是不是做錯了,導致情緒更低落。

「你不用逼自己要開心起來啊,現在妳理解了,你會怎麼做?」

接著,那位開心的女孩轉頭去抱著那位難過的男孩,哭得很慘,久久不能自己。

「就是這樣,當你要他快樂起來,代表你打從心裡不接受他難過。」

現在請你再次地去感受你的地球意識。

「剛剛我完全感覺不到它的存在,現在我感覺它的存在感大約佔我的身體約50%,原本只能感覺到尾椎,現在可以感受從心輪到膝蓋的位置了。」

如果地球意識回來了,代表近期她應該不會有想死的念頭了,我好像把她從鬼門關救回來一樣,心裡鬆了一口氣。

「難到妳大老遠來地球投胎,就是為了來體驗早餐店人生?」我笑著跟她說。

「當然不是,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會很不甘心地死去。」


是啊,如果靈魂都是來地球體驗,你想擁有什麼體驗?

超度性慾

由於內在眾生太多了,前幾天腦中突然發想一個計畫,透過每日抄心經迴向給自己的內在眾生。今日凌晨三點,被我家的貓叫醒,吵著要吃東西。餵食完畢後,來到個案室抄寫心經。凌晨抄寫時感到特別寧靜,連呼吸、心跳聲都聽得特別清楚,別有一番滋味。 沒想在抄寫到「諸法空相」的「相」字時,心手不一地差...